您当前位置:
首页
>>齐韵清风>>廉政文化

红色故事 | 信仰如炬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22-09-30 15:11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 “可以断言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……要革命就要很坚决的,很有勇敢的,毫不犹豫的……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,作一次最后的斗争!”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语,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。而你可曾想过,这些语句,竟来自一位烈士的狱中绝笔。

  1907年,邓贞谦出生于江西省上栗县彭高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在萍乡中学读书期间,他就与同学们筹建进步团体“互助社”。1926年秋,邓贞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,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大革命失败后,邓贞谦毅然放弃学业,回到萍乡,投身革命。

  根据党的指示,邓贞谦以江西省委特派员的身份,在萍乡东门伞铺里建立了党的秘密活动机关。他积极恢复萍乡县农民协会,还利用主办《新萍周刊》的合法身份,进行广泛的社会联系,发展壮大党的组织。

  1927年12月,邓贞谦被推选为中共安源市委委员、湘关区委书记,他与同志们一道,在萍乡、湘东、老关、排上等地,广泛发动农民,组织农民赤卫队,开展农民武装斗争,开创了萍乡小西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。

  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萍乡游击战争的发展,保持湘赣边界红色交通线的畅通尤为重要。从萍乡到井冈山,爬山过岭,穿云走雾,不仅要经受崎岖山路的考验,更要越过一道道敌人的岗哨监控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面对如此重要而艰巨的任务,邓贞谦说:“我经常在这一带参加游击战,还是我去吧”,便肩负起安源市委与井冈山根据地的联络任务。

  邓贞谦一次次往返于大山之间,克服一道道难关,传递党的重要信息,接送来往的革命同志,并多次见到毛泽东。1928年4月上旬的一天,邓贞谦再次来到井冈山茨坪,他将萍乡地区开展工农武装斗争,特别是上栗斑竹山起义的一些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,毛泽东对萍乡的革命斗争作出指示,并让邓贞谦带了一些物资下山,作为党的活动经费。

  就在邓贞谦从井冈山返回萍乡南坑的时候,巷道里突然窜出几十个“靖卫团”的士兵,将他毒打一顿,并捆押到县城监狱。

  从参加革命开始,邓贞谦就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,面对敌人的花言巧语、严刑拷打,他目光如炬,信仰不灭。脸被打肿了,头被打破了,腿骨被打断了,也没有把党的活动情况供出半个字来。

  邓贞谦自知难以活着出去,就用敌人给他写自首书的纸笔写下了遗书。他在遗书中写道:“奴隶们起来、起来!莫要说我们一钱不值,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”,又在墙壁上挥笔写下了“暴动不怕激烈,牺牲要有价值”和“坚决执行土地革命,彻底消灭统治阶级”两副对联。

  4月18日,邓贞谦写下绝笔书,痛斥豪绅官僚“今与你决一战,万一丧了命,为国家落一死,才是革命精神。死是革命鬼,活是革命人!落一个血史名表,莫大光荣……我今日虽死,精神犹存。”

  1928年6月8日,邓贞谦罹难。临刑前,他昂首挺胸,岿然不动。反动派只好用一张椅子抬着他,游遍萍乡城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门。游街途中,邓贞谦唱着《国际歌》,高呼“无产阶级联合起来”“共产党万岁”等口号,从容就义于大西门外的一棵茶树下,年仅21岁。(陈登福)

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